2318

人与人之间保持2米安全距离就不会被传染吗?理想真丰满,现实太骨感...

浏览量 658 原作者:Johome多房网

在新冠肺炎爆发期,大多数国家都出台了一个相似的规定:外出时,必须人与人之间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。因为如果身边的人在咳嗽的话,那么咳嗽产生的细菌颗粒最远传播不会超过2米。




一些科学家认同“2米”的设定,但也有人认为:2米还不够,更加远的距离会更好,尽管操作上会有一些困难。什么,2米还不够?原因何在?



2米,不是100%的防护



就像N95口罩也不是100%的过滤级别那样,科学家认为,2米同样不是100%的防护。虽然你不能让N95口罩、医用口罩的防护等级再高一点,但大家可以通过“退后”一点,延长安全距离,来更好地保障人生安全。




空气中的气溶胶这个概念,其实在中国很早以前就被指出,气溶胶的传播可不止2米,欧美的科学家“后知后觉”了这一点:气溶胶最长能传播数十米,甚至百米,虽然携带的病菌浓度不高,但对免疫力差的人的威胁依然很大。


即便不考虑气溶胶,一次“强有力”的喷嚏,如果遇上大风顺风,那么传播距离也远远不止2米。尽管这可能性较小,但不得不防。



包括美国疾控专家Dr Harvey Fineberg在内的多名科学家都表示“既然要防护到位,我们就要考虑尽可能多的情况。如果2米不够的话,是否可以考虑2.5米、3米?”


尽管气溶胶的存在,让3米也不见得安全,但至少3米相比2米,可以阻挡更多的“喷嚏传播”。况且,即便是想考虑气溶胶,让人与人的安全距离变成20米、30米……但这根本不可能操作,除非马路上真的是几乎没人。




Harvey认为:“所以我们需要找一个平衡点,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安全距离的同时,还需要容易操作、不扰乱城市日常秩序。2米距离有它的合理性,但考虑到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较大,2米还是不让人放心。”



在超市里,2米的距离压根就不安全



目前在加拿大,无论哪家超市都严格限流,而且在外面排队时彼此要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。问题是,排队时保障了,但排进去以后呢?



即便一个超市里只有30人,难保不会有2队人同时出现在一个货柜区,擦肩而过甚至是不可避免的。而且,别忘了超市是一个密闭空间,即便大家保持了2米的安全距离,但病毒的传播速度是很吓人的。


央视近期的一个节目中,用模拟演示动画来展现新冠病毒在超市里的传播,用三个字形容就是:快、远、长!这三个特性,让2米的安全距离变得更加不安全。



多快?1分钟后,新冠肺炎病毒会蔓延整个通道;多远?2分钟后,病毒会扩散到旁边的过道!多长?6分钟后,病毒的浓度有所下降但并没有完全消失。


在6~10分钟内,病毒会弥漫在好几个过道里,如果没做保护工作的人,有不小的概率中招。即便是戴着口罩,也有小概率感染。这项研究来自芬兰的一个科学家团队,他们给出的结论是:




“如果你去超市时,发现你想去的过道有人,那么你要做的不是去同一个过道和他相隔2米,而是先去别的过道(除非每个过道都有人)。都有人?那去人最少的过道。”


“此外,去超市时,能花10分钟选购商品,就不要花20分钟,因为来的人越多、潜在的病菌就会更多。能一个人去,就不要带着家人们一起去。”在超市购物,2米安全距离也好、5米也好,在病毒的“快远长”传播特性面前都是不够的。




这也是为什么目前超市配送服务那么受欢迎,对体弱人士而言,即便全副武装去超市,也没有太多安全感,能待在家里等送货上门,显然是更好的主意,哪怕运送费比较高。



安大略省科学家也认为:2米?真不够



不仅是美国科学家、芬兰科学家对2米安全距离表示质疑,安大略省的科研机构也在近期发文表示“2米真的不够”。文章中用了流感季时的例子,因为有调查表明在流感时,2米的安全距离起不到足够的保护作用,而新冠和流感也是有一定的相似度。





调研员Savory指出:2米这个距离,看似有科学依据,但忽视了很多状况,这不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数字,只是综合各个情况考量,是一个“相对妥当”的数字。




如果一定要说合理的安全距离,那可能是3米~4米之间,然而这不可行。前些天,安大略省一名男子“以身试法” —— 自制了一个半径2米的“社交距离环”,套在身上走在人行道上。


然而他发现,即便是2米的距离,在大多数人行道是做不到的。加拿大各大城市人行道普遍很窄,几乎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和你相遇的人,或者经过你身边的人,都能离你2米。




连2米的安全距离都没法保证,又如何去设置3米、4米的规则?除非人行道变得非常宽,否则免谈。人行道变宽?占用车道空间?这也不现实。所以政府只能给出2米这个方案。



究竟多远安全?研究正在进行中



安大略省目前在进行一个测试:邀请一些普通流感的患者,在一个特殊的“仪器”中进行测试,他们每咳嗽一次,仪器都能分析出病菌传播的距离、浓度等等,用作新冠肺炎安全距离的参考依据。



这个仪器名叫“Cough Box”咳嗽箱 —— 咳嗽后,调研人员不仅能得出传播距离的结论,还能观察传播的方向,比如是水平还是垂直、如何流动等等,并且,这个仪器还能测出病菌的蔓延速度。


问题是,即便得出了结果,但毕竟这测的是普通流感病毒,新冠病毒能一样吗?这又不好说了。所以研究人员说了一句看起来没什么“技术含量”,但却很中肯的话:



“大家大可不必纠结2米、3米还是4米、5米,与其纠结这个,倒不如减少外出,这样你的安全距离就足够安全了!”



说到底,还是待在家里最安全。毕竟所谓的2米安全距离,连专家们都在质疑……


相关文章

热门房源
1

请咨询

Forma Condos West

多伦多

Great Gulf, Westdale Properties, Dream

2

请咨询

The Wedgewood on Yonge

多伦多

Sorbara Group of Companies

3

请咨询

MW Condos

密西沙加

JD Development Group, Reid's Heritage Properties

4

请咨询

4800 Yonge Street Condos

多伦多

Menkes Developments Ltd., QuadReal

5

62.20
加币起

Elektra Condos

多伦多

Menkes Developments Ltd. and Core Development

6

请咨询

Vicinity Condos

多伦多

Equiton

7

请咨询

Boutique Towns on Lakeshore

多伦多

Dunpar Homes

8

请咨询

50 Merton Street Condos

多伦多

Alterra, Diamondcorp

9

请咨询

Grain Mass Timber Lofts

多伦多

Gairloch Developments

10

请咨询

Birchaus Residences

多伦多

Altree Developments

Top